7月8日,2022年青海省科協科普暨全民科學素質工作會議在西寧召開。省科協主席王彤出席會議并講話,黨組成員、副主席張曉蕾主持會議并做工作報告。省科協科普部、相關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西寧市科協及所屬縣區科協領導及科普工作負責人參加了主場會議。其他市州科協領導及科普工作負責人以視頻形式參會。
會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科學素質和科普工作批示指示精神,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書面傳達了2022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工作要點和中國科協科普工作要點;總結了2021年以來青海省科協科普及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安排部署2022年下半年重點工作,以實際行動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王彤指出,2021年以來全省各級科協組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支持和有力領導下,切實履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牽頭部門職責,會同成員單位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協同推進各項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任務落實,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王彤強調,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各級科協組織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的重大意義和時代要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增強落實科學素質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要突出科普的價值引領,準確把握綱要工作從“知識補課”向“價值引領”轉變的重要意義,在實際工作中突出對科學興趣、思想觀念、理想信念等的正確引導作用。要全面領會新時代科普手段已經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只有推動科普的信息化才能實現科普的現代化。要充分認識形成社會大合唱的科普工作格局在推動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面對新時期的新使命,進一步擔當起全民科學素質建設的重大責任。
要圍繞深化科普供給側改革,推動科普源頭供給力度,提高科普服務供給效能,為全民科學素質建設提供基礎支撐。一是強化科普資源供給。加大對科普宣傳教育手冊、科普教材、科普視頻等科普產品的開發力度。加大少數民族語言科普產品供給,滿足公眾多樣化、個性化的科普需求。二是推動科技資源科普化。組織動員各級學會、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動員社會力量參與科普,繁榮科普創作,豐富科普服務形式。三是完善代科技館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五位一體”現代科技館體系建設水平,拓展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農村中學科技館和數字科技館平臺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內容,為公眾提供形式靈活、內容豐富科普服務。
要牢牢把握綱要實施的主線,強化與部門間的協同聯動,統籌推動重點工作落地見效。與相關部門合作,深入推動“雙進”促“雙減”行動,打造“生態科普”“科普進寺廟活動”“我和媽媽學科學”等品牌活動。并積極推動形成省級統籌、市州為中心、縣區組織落實,村(社區)級為陣地的四級聯動組織動員體系。
王彤要求,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各級科協要進一步強擔當,轉作風,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協同推進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重點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高度重視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工作,積極營造全民皆知、全民參與、提升素質、迎接抽樣調查。二是結合全省全民科學素質專項督查工作,對照全年年重點工作任務和分工,總結工作亮點,發現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拿出解決問題的有效舉措,加強跟蹤問效,切實通過督查推進工作,見到成效。三是積極組織公眾參與首屆公民科學素質競賽活動,促進公民科學素質提升,在全社會營造崇尚科學的良好氛圍。
張曉蕾總結回顧了2021年以來全省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對今年下半年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安排,她指出,2022年全省科普和全民科學素質工作要圍繞中國科協提出的一個導向、一條主線、一個動力、四化生態,兩個體系與兩個能力,即“11144”來開展,推動2022年全民科學素質工作要點和科普工作要點落實落地。
會上,通報了2021-2025年第一批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名單,2021年全國科普日優秀組織單位、優秀活動名單,科普信息員工作優秀表彰名單。宣讀了《關于配合做好第十二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抽樣調查的倡議書》。會議期間還舉辦了公民科學素質測評、基層科普行動計劃項目、全國科普示范縣創建和科普教育基地創建等四項重點工作的專題輔導。